记者熊芳雨12月28日报道:近日,“欧亚衢地:贵霜王朝的信仰与艺术”特展将于12月29日对公众开放。作为上海博物馆今年的收官之展,特意选择了处于丝绸之路“通衢之地”的贵霜王朝,其鲜明与多元的文化艺术,揭示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文化精神——开放与包容
图片说明:贵霜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位置。
贵霜王朝在哪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在贵霜帝国在公元1—2世纪鼎盛时期,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虽然他现在的知名度远远不如其他三国,但作为古代欧亚大陆上的通衢之地,东西连接汉朝与罗马,南北沟通欧亚大陆与南亚印度,它促进了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对周边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次展出的39件文物精品除了上博馆藏,还有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和田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馆长王振芬说,文物1916年到旅顺博物馆,这次是101年以来首次外借。
展览分为“帝王与权力”、“信仰与文化”、“经济与生活”三部分,展出了包括贵霜王朝的钱币、雕塑、配饰在内的珍贵文物,从这些文物上可以看出,当时的贵霜王朝不仅受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还打造了自身特点鲜明的贵霜文化。
钱币正面
钱币反面
贵霜在钱币上创新出所谓“贵霜式”风格,钱币充分融合了希腊、伊朗和印度的宗教文化特征。如贵霜王朝的“威玛?伽德菲塞斯铜币”中间是国王的站立像,他头戴贵霜式的圆顶皇冠,身穿伊朗式长袍。钱币背面中心位置是印度教的湿婆神和公牛。这种本土化的设计表现出对周边地域各种信仰的包容与接纳,有助于钱币为当地社会与周边被征服地域所接受,在实际上推动着贵霜王朝的领土扩张。
丰收女神倚坐像
信仰与文化的交融在“丰收女神坐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丰收女神是希腊艺术中常用的素材,在坐像中,不管是女神手里握的丰饶角,还是带踏脚的高桌椅,都有着极强的希腊艺术风格。但是坐像给人的观感又是佛像的表达方式。贵霜王朝时期,对于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的种种希腊罗马艺术,对来自西边的伊朗高原上的琐罗亚斯德教、东南边印度半岛的印度教和佛教,都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包容态度,这极大丰富了贵霜时期的艺术表达方式。
此外,还有哪些精彩的展品呢?
“木雕人兽饰板”中刻画的有翼神兽是虚构的神话动物,大象也不可能出现于古代和田地区,这两种动物形象的同时出现说明了古代和田人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交流。
“石制宴饮调色板”则展现一幅生动的贵族宴饮图,记录了贵霜王朝经济贸易繁荣昌盛的景象。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干线,不仅促进了欧亚各国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还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融的桥梁。本次展览以公元1至4世纪的古代贵霜王朝为窗口,以充满异质文化特征的文物做展示,生动再现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历史场景,使观众从中领略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成果。
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3月18日(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