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沪剧有了新玩法 老洋房里下“雷雨”
 
2017-11-26 11:19:53

  “我的戏份啊,就是擦留声机,‘鲁贵’吩咐我干活,我回答‘马上就去’。”活了几十年,第一次演沪剧,还是《雷雨》,车海军异常淡定,“小时候我常听沪剧。”

  11月25日下午,《雷雨》经典段落“盘凤”在首席公馆上演。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一眼相中公馆工作人员车海军,邀请他扮演《雷雨》中的佣人“阿根”。车海军连服装都是现成的,平时工作他就穿长衫,细心的茅善玉特地叮嘱他把工作时戴的礼帽摘了,“戴着帽子不行,看上去比‘鲁贵’还派头大。”

  结束北京演出,上海沪剧院《雷雨》马不停蹄回到上海,在杜月笙“三鑫公司”旧址——首席公馆现场演绎老洋房故事。扮演鲁贵的老演员凌月刚一摸口袋,掏出一叠民国旧钞票递给扮演四凤的洪豆豆,“北京铜钿继续用”。

  由上海沪剧院主办的第二期“曼妙花园会”穿越回老上海演出《雷雨》,在老洋房里听沪剧声声悦耳,看旗袍风姿翩翩,品味正宗的上海点心,用正宗的上海声音为大家讲述沪剧与老洋房的故事。

  茅善玉表示,沪剧中不少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如《娇懒夫人》《阮玲玉之死》《石榴裙下》《少奶奶的扇子》《碧落黄泉》《雷雨》等,都以老洋房为背景,这次《雷雨》在首席公馆演出格外有味道。首席公馆1932年由法国著名设计师拉法尔设计,为昔日上海滩风云人物黄金荣、杜月笙等人合股公司的办公地所在。“了解沪剧,了解老建筑,讲讲洋房和沪剧的故事。”

  洋房版《雷雨》中还有一群特别的观众——来自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茅善玉透露,第三期“曼妙花园会”计划向农商银行借场地,面对黄浦江演出《日出》,“经典金融之作在黄浦江演,感觉不一样。”第三期花园会还将邀请作家王小鹰讲解小说《长街行》创作理念,用上海话朗诵《长街行》片段,沪剧剧本《长街行》选题研发已获得市文化发展基金资助。

  下午两点,观众坐定,轰隆隆一声响雷,穿着长衫的鲁贵从屋外冲了进来,屋内正在放着留声机的阿根、正在打扫卫生的四凤……由茅善玉、洪豆豆、凌月刚等出演的情景式《雷雨》上演。洋房一侧的楼梯传出了吱呀吱呀的脚步声,身着墨绿色旗袍的茅善玉唱着《雷雨》中繁漪经典唱段款款走来,一段声情并茂的“盘凤”演罢,获得满堂喝彩。

  “曼妙花园会”参与者八成是新上海人。大部分年轻观众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聆听沪剧,兴奋之余也跃跃欲试想要跟着茅善玉学上几句。茅善玉为观众讲述了沪剧与老洋房的渊源,并携演员王丽君一起提炼出上海话中“同音字”的发音,用特殊的规律配合有趣的小故事,教大家学习上海话。活动还沿袭了第一期“曼妙花园会”诗词吟诵的主题,继续让大家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复习上一回学过的《咏梅》。年轻沪剧爱好者上台与茅善玉现场合作演绎经典唱段。电视节目主持人贝贝也参与其中,与茅善玉互动表演。

  演出准备时,贝贝不太放心,问茅善玉,“我的表演不熟练,出丑怎么办?”茅善玉轻松回答,“有迷惑,当场问我。不熟练不要紧,你的迷惑,很可能也是观众学戏的迷惑,你代表的就是观众。有趣最重要了。”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