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首届上海大学生美食节登场 经典菜、网红菜将集中亮相
 
2017-11-11 12:38:28

  

  华东师大“玉米炒葡萄”/上海教育微信号

  

  复旦“菊花鱼”

  

  交大“泰式咕咾杏鲍菇”

  

  上外“果仁鸡球”

  

  华东理工“华理红烧肉”

  

  建桥学院“建桥战斧牛排”

  

  上体“迷你黑椒咕咾肉”

  还记得出自华东师大食堂大厨之手的网红菜“玉米炒葡萄”吗?双十一当天,将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学生食堂开幕的首届大学生美食节上,15所高校近年来涌现的经典菜、创新菜、网红菜将集中亮相。还剁啥手?快来饱口福吧!

  美食嘉年华

  不止网红菜“玉米炒葡萄”

  本次大学生美食节的主题为“青春饭,不浪费”,劝勉不蹉跎岁月,不浪费青春,也不要浪费盘中餐。

  既然是美食节,美食少不了。包括前几年由华师大创新推出的网红菜“玉米炒葡萄”等各高校的经典菜、创新菜、网红菜,都将在美食节上集中亮相。

  首届大学生美食节包含“分享、感恩、思索”三个板块,设有“美食嘉年华”、“2037青春饭堂畅想曲”微论坛、高校后勤工作成果脉络展、“为不浪费打call”、H5小游戏等多种活动。

  记者尝鲜体验了一下大学生美食节H5小游戏,比较简单,但有趣好玩,上传头像图片后,系统可自动生成一份电子饭卡,前往虚拟的食堂窗口,将所选的菜品拖动至托盘中,就可以“刷卡”结算,最后生产的页面,还对所选菜品搭配的营养状况给出评价,并可以将页面图片保存分享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

  切磋厨艺

  高校间招牌菜互换交流

  这些年,沪上高校食堂的大小动作,持续不断。

  就在首届大学生美食节开幕之前,上海交大第一食堂开出了北京交通大学特色美食专窗。北京交通大学的厨师团队专程南下,为上海交大的师生带来老北京涮肉、酱爆鸡丁、宫府辣爆鸡、小鸡炖蘑菇、萝卜羊肉、大盘鸡、红酒焖牛肉等20多道地道的北方菜。

  不同高校互派食堂大厨交流切磋厨艺,上海交大与北京交大并不是首例。今年6月,复旦大学的学生食堂悄悄开出了一个川菜窗口,一口气提供12道菜,道道都是由川大派来复旦交流的大厨亲手烹制。

  高校食堂大厨互派交流,也不止是舍近求远。去年4月,“复旦同济开启食堂大厨交换模式”,在两周时间里,复旦、同济两校各派2名大厨,带着自家的招牌特色菜互换交流。

  “吃在同济”也真不是吹的,除了与兄弟高校间食堂大厨互派交流,同济大学还于去年4月份开出了沪上高校首家夜排档,螺丝、小龙虾都能吃得到,一时间引得沪上其他高校纷纷效仿。

  上海高校400多家食堂创新菜品服务广大师生

  据了解,上海现有各类高等学校近70所,在校学生60多万人,再加上非全日制学生约80万人左右。在沪高校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数十个民族,其中独生子女占到65%。新的形势对高校食堂的餐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高校400余个各类学生食堂,如何让广大师生们吃得好,成为高校后勤保障的一项重大工作。

  为了提升高校食堂的服务水准,让学生们吃得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菜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去年11月份举行的第二届上海高校创新菜比赛,共吸引沪上37所高校的100多位选手出席参赛,金玉良缘、望子成龙、红粉俏佳人……共计111个创新菜品亮相。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举办“高校创新菜”比赛,促进高校食堂厨师们厨艺水平的提升,让高校学生能品尝到营养更丰富、口味更多元、食品价格更合理的餐饮供应。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