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浦东新区拟在今年底前出台“1对1”人才高峰计划
 
2017-11-10 13:47:37

  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建设张江科学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委员年末视察中,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浦东正研究制定“1+x”人才新政、人才高峰政策。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浦东新区人才高峰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拟第四季度出台。按照目前的时节节点,也就是说该计划可能在年底前出台。

  研究制定“1对1”人才高峰政策

  上海人才高峰政策,是在今年8月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暨张江科学城建设推进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上海是人才高地,但还没有形成人才高峰,要在已出台的普适性人才政策“30条”基础上出台人才高峰建设针对性政策。

  2015年7月,上海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俗称人才新政“20条”。一年后,上海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在“20条”的基础上推行人才新政“30条”,形成人才改革的“四梁八柱”。

  作为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核心承载区,浦东新区承载了上海不少人才新政在此落地。据介绍,为在“人才高原”基础上打造“人才高峰”,引进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浦东正探索建立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研究制定“1对1”人才高峰政策。

  今年以来,浦东从出入境、永久居留、就业创业等海外人才反映集中的问题入手,出台海外人才九条措施,颁发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荐的永久居留身份证、本科学历外国留学生工作许可证,设立以“海外人才局”命名的政府机构等,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浦东正研究制定“张江首席科学家500计划”,在未来5年面向全球聚集500名左右业内权威的科学家。

  李政道研究所在张江落户

  9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成立了张江实验室,剑指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

  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今天表示,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将全面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点聚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研究领域,配合国家和上海研究部署首批大科学计划。

  张江将打造一批大科学设施,从土地规划、空间预留、环境建设到人才服务等方面做配套服务工作,包括配合推进上海光源二期,以及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1+3”大科学装置的落地和建设。今年4月,硬X射线自由激光装置项目获批立项,现已完成选址审批手续。

  浦东新区还将引导国内重点院校创新资源和成果布局转移张江园区,对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在张江设立创新中心,实施一批重大研发项目,推动李政道研究所落户张江,支持中科大国家量子中心建设。

  此外,张江科学城建设首轮确定了70个重点项目,涵盖大科学设施、科技创新及研发转化认证服务平台、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重大能级提升产业等。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张江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平台经济和总部经济等领域,以重大战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制药企业中有7家在张江设立研发中心,园区内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9家,占全市总量10%。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德国天团俄罗斯名校接踵而至,上海“停泊”高质量
·上海率先试点数字化认证
·“沪九条”支持多样化住房需求 多子女家庭加快改
·上海化工区举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综
·侬情相见 沪惠共赢—2024年昌都嘎玛沟景区长三角
·60多人被抓!上海警方破获多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新规颁布后上海一男子依然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被行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上海寒潮来袭,这位街头艺人在剧场举办第一个演唱
·上海“绿牌”政策收紧,新上海人和增购人群受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