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陕西南路路口街边的T台秀/崔铁军摄
2006年1月,襄阳路市场谢幕前夕。/刘歆摄
2006年6月29日,襄阳路市场最后的“疯狂”。/沈家善摄
2004年的食品二店/袁念琪摄
2001年9月,淮海中路陕西南路路口。/孙国富、张春海摄
2000年5月,淮海路百盛商厦内新款夏装陈列。/张春海摄
逛百盛有两种方式,一种叫做"文逛",一种叫做"武逛",后者尤其是在实体商业的鼎盛期行得通。
赤膊排队买西瓜瓤
“晚上六点,百盛门口见”
在很多年里,百盛门口的那片广场都是上海年轻人约会、等人、相亲的接头点。
外加隔三差五的商业活动搭台,百盛广场门口经常是摩肩接踵,人气爆棚到让人不曾怀疑这里将很快迎来一场实体商业的败局。
20年前,在淮海中路与陕西南路交界处,百盛初次登场,让爱打扮的上海人弹眼落睛,心向往之。
当时还是零售业的春天,放眼整个大上海,大概没有哪个路口敢与这里比时髦洋气了。
路口的东南角,有高端时尚“带盐人”巴黎春天,西南角是热腾腾闹哄哄的襄阳路市场,西北角有“澳门人都吃”的葡京蛋挞,对面还有洋气无比的美仕唐纳滋,许多上海人在这里留下初尝彩色甜甜圈的记忆,更不用提百盛侧门那家高级白领文艺青年必去的季诺意大利休闲餐厅了。
在百盛开业之前,淮海中路、陕西南路路口在上海的时尚圈还算不上头牌。商场位置上原是一家电脑商店,80年代没几家人买得起电脑,会用电脑的人都少得很,走过路过的人最多看个热闹图个新鲜。
八十年代,在同样位于该路口的食品二店里,小磨咖啡的香气荡到马路上,住在附近的市民喜欢到店里买上一包咖啡粉,回去用铁壶煮了吃,心里登时瞧不上刚刚流行起来的袋装速溶咖啡。
美心酒家的蚝油牛肉让很多老食客怀念至今,东南角的公泰水果店里,一到夏天,总能见到赤膊的人们拎着大锅子排队去买西瓜瓤。
21年前的初夏,在那个老式玻璃柜台还占据着主流的年代,马来西亚“血统”的百盛在这个路口高调亮相。第一次走进商场的人们惊呆了。
家住淮海路附近的孔玲在百盛开业那天买了一束136元的干花,很领市面的她那次第一次见到鲜花做的干花。
20年过去了,那束干花至今仍然摆在她家客厅作为装饰。百盛对于上海人来说,也曾是一个时代的心理地标。
在这么高的地方吃完饭怎么下来?
1996年,上海的商业版图是什么概念?
梅恒泰,没有。
港汇广场,没有。
久光百货,也没有。
提到上海的商业,人们能想到的大概也只有南京东路、淮海路和四川北路这三条街了。
那个年代的商业有“三少”,商场少,品牌少,打折少。
因为商场少,许多市民会在盛夏时节早早等着商场门口,盼着开门后进去“孵空调”。媒体关注商业业态的视角还很“中二”,他们呼吁像百盛这样的商场应该提前迎客,为市民提供方便。
至于促销活动,那时候流行的套路是“买西服送BP机”。百盛刚开业时,某高档西服品牌还搞过“买10套西服送移动电话一部”的促销。
商场的7层开出了餐饮店,这在当时来说算得上一件了不得的事。孔玲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餐厅开在这么高的楼层时,觉得难以置信。她的第一反应是到那么高的地方吃饭,吃完怎么下来?
不过很快,大家就接受了这种新模式。每回有体面的亲朋好友来上海做客,孔玲就会带大家到百盛去兜商场,兜好再去商场高层的餐厅吃饭。
孔玲逛百盛的方式,可以说是“文逛”,实体商业的鼎盛期,百盛当年还有一种“武逛”。
90年代末到00年代,每逢百盛店庆,疯狂血拼的情景令人叹为观止。
大家喜欢叫这里“淮百”,女人们有多爱店庆时的淮百呢?商场门口会设置层层护栏,保安全员出动如临大敌,专柜的货品堆得像批发市场的白菜。
碰上这种活动,一个化妆品柜台最多能创出400万元的日营业额,队伍像涌动的流水,从商场开门一直排到关门,早上9点工作人员先到商场门口给顾客发号码牌。
10年前,19岁的陶晔雯还在杨浦区读大学的时候,曾经数次赶赴百盛见证店庆的震撼情景。
第一次为了参与周年庆血拼,她和寝室的三个姐妹起了个大早,从杨浦乘公交车到百盛门口去等商场开门。
一进商场,四个人就发现势头不对,整个商场被挤得水泄不通,每个自动扶梯旁都站着保安,专柜门口摆出了很多层围栏,重重人墙包围着各个柜台。
让陶晔雯感到震惊的是,还有很多阿姨妈妈加入了血拼大军,且有备而来。她们肩背编织袋,步伐如猎豹般飞快,身手如饿虎扑食般矫健,扫货时没有半点犹豫。
望着瞬间挤满了人的商场,吓傻了的几个姑娘一脸愕然、面面相觑。
“好在阿拉有个朋友脑筋动得快,伊讲,虹桥不是还有家百盛么,讲不定活动一样的,但肯定人少。”四个人冲出商场,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虹桥百盛,避开了一场激烈异常的拼抢角逐。
风光只在一时
路过淮海路陕西路这个路口,你逃得脱抢红了眼的百盛活动,却躲不过这么一句话——包包手表要伐?
15年前,王晴秋住在淮海路著名外销楼盘嘉丽苑,距离百盛只有500米。最让她苦恼的事情就是下楼买酱油,每回到百盛的超市去买瓶酱油、买包盐,短短几百米的路寸步难行,襄阳路市场外的黄牛们一路追着问“包包手表要伐”。
到后来王晴秋练出了眼疾手快的本事,没等黄牛上来,自己先开口问黄牛“包包手表要伐”,路才算畅通不少。
这拉客的标志性招呼,最活跃的时候应该是在襄阳路市场最鼎盛的时期。
襄阳路市场距百盛一步之遥,当时正是80后们最爱赶时髦翻行头的年代,他们是顾客群中的主力军。当时,这些叛逆青年被批为是“垮掉的一代”。
在女生心目中,襄阳路是买牛仔裤的天堂,很多版型都是仿国外款式设计的,各种流行的小心思点缀其中,皮带、流苏、蕾丝应有尽有。
1988年出生的陶雯晔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兜襄阳路,她记得自己曾在市场里淘到过一款微喇的低腰牛仔裤,版型极佳,走在淮海路上都蛮“扎台型”的,穿了几年都不过时。
对于男生来说,襄阳路是买运动装的“宝地”无疑。15年前,周阳(化名)在读大三,兼职做家教的他把上课费省下来,每到月底,就去襄阳路市场买T恤衫、球鞋。
襄阳路市场有一部分商家专门兜售“仿大牌”,对周阳和他的朋友们来说,最初的品牌启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说,打工赚钱兜襄阳路不算什么,那时候他的一些朋友甚至将每天的伙食费省下一大半,只为去襄阳路淘时尚行头。
襄阳路市场兜得多了,“一棵树”(Tim-berland,美国户外品牌)、“背靠背”(Kappa,意大利运动品牌)这些名词也就熟了。
“后头在梅龙镇看到一棵树的标识,觉得老亲切呃,阿拉晓得,好被襄阳路市场被仿冒的牌子,总归不会差的。”周阳说。
在那个鱼龙混杂的市场里,每个老板都能熟练地讲出几句简单的英文,每天都有举着小旗子的导游带着一帮外国游客来体验上海特色的“讨价还价”。
风光只在一时,市场的关闭还是成了必然。
2006年6月30日那天晚上,襄阳路市场内,最后一批摊主把商品一件件装进蛇皮袋里,拉下卷帘门。包装盒里的纸屑在空荡荡的市场内铺洒了一地。保安关上市场的铁门,市场里的灯熄灭了。
灯再亮起时候,这里叫环贸iapm。
今天,哪怕襄阳路市场还在,也不可能达到当年的盛况。80后的陶晔雯喜欢海淘,她上淘宝,上“6PM”、“日亚”,更不用说高度依赖网购的90后们了。
百盛经过几年前的闭店改造后虽说比以往更高端了,但已沦为上海众多百货中的普通一员,巴黎春天也略显老旧,环贸iapm把餐饮开至零点时分,绞尽脑汁搞创新,搬过家的食品二店也还在。
这个十字路口,行人过街场面如十几二十年前一样蔚为壮观,在不厌其烦的红绿灯闪动中,时代翻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