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学的高中各年级面临一件大事:选科选课。新高考,必须在“语数外”之外从“史地政理化生”中“6选3”,由此排列组合产生不分文理的20种“科目套餐”。今秋学期各高中纷纷实现走班常态化,选择不同“套餐”的同班学生都拿到不同的课程表。
62所高中开满20种组合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昨天在新高考改革研讨中透露,从2017届高中毕业生统计情况看,全市257所高中学校根据学生自主选考科目的情况开课,开满20种组合的有62所,占24.12%;开出18种组合以上的学校达135所,占52.53%;绝大多数高中学校开出的科目组合都超过了10种。也就是说,超过3/4高中为同一个年级的几个班级设计了18张以上的新高考“课程表”。他表示,在走班制教学背景下,学生“每人一张课程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普遍现象。
对于高中而言,新高考同样为学校带来个性。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表示,学校层面,浙江全省567所高中,可能由此进一步向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按照科目所长发展出科技高中、文法高中、艺术高中、综合高中等等不同类型。
仅10%考生选择纯文或纯理
贾炜表示,沪上首届参加高考综合改革的学生,选择纯文或纯理的比例仅占10%左右,这“有力促进了文理交叉学习”。
不过,厦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海峰表示,新高考增加学生选择性,但有些选择确实是策略性的,不是兴趣性的。他指出,据调研,浙江36%考生选考了物理,明后年可能逐年下降,退至30%以下;同样,上海约5万考生中仅1.8万选考物理,其原因也是推测名校生、优等生多考物理,将仅有的A档比例挤占。而从考试“先考先清”角度,地理、生物也有更多人选择。他认为,趋易避难、趋利避害是天然的理由,为此正在加紧制定本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更多省份,已有地方尝试进行“必考物理或历史”的改进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