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俄罗斯作家、诗人弗拉基米尔·博亚利诺夫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翻译家郑体武在建投书局以“俄罗斯现代诗坛”为题展开文学对谈;70后作家弋舟、徐则臣走进西西弗书店环球港店,与读者分享“在写作中与生活重逢”;严歌苓带着新作《芳华》来到钟书阁芮欧店……今年上海书展,包括13家新华书店和多家特色民营书店在内的40余家实体书店成为分会场,与主会场同步开展“同一主题、同一优惠”的展销活动,而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是吸引读者更重要的理由。
新开书店几乎都是文化空间
上海是全国率先实行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的城市。2012年,《上海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及《上海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引导目录》出台。2013年上海书展第一次出现了“品牌实体书店街”,北京字里行间、杭州晓风书屋,上海本地的钟书阁、鹿鸣书店、渡口书店等,都在这条街开出了“店面”。去年书展,“超级书店论坛”升级为“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昨天,近百位全国各地书业人士汇聚第二届“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翔的发言赢得同行认可:“实体书店只有实现经得起市场考验的转型升级,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5年间,从书展里的“品牌实体书店街”到书展外的实体书店分会场,见证了实体书店在上海的回暖之路。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看来,实体书店成为书展分会场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这些年重新站稳脚跟的实体书店都不再只是承担单一的图书销售功能,一大批新开业的书店几乎都是功能复合的文化空间,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和空间。倡导有价值的阅读、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更深更广的空间,正是上海书展最重要的追求。”
走进书店是亲近阅读的第一步
有人感慨,今年书展的每一家实体书店展区都是“最美书店”。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在书展首发,80后读者王利君的感受是:各家书店经营者之所以都努力在“最美”上做文章,说到底是向读者发出一种邀约,走进书店是亲近阅读的第一步。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愿意到书店消费,而是不愿意到过时的书店消费和社交。”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周慧琳指出,近几年,一大批新华书店改变千篇一律的陈旧面貌,打造特色书店,吸引了很多年轻读者;以上海、南京、广州等为代表,一大批民营实体书店在楼宇和环境设计上,称得上美轮美奂,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书店的认识。
“未来书店的发展趋势应该更注重消费者体验,向专业化、个性化发展。”上海书城总经理江利介绍,今年年内,新华书店五角场新店、港汇新店和徐汇日月光店将全新开业,开业即将20年的上海书城在去年改造推出玛德琳童书馆基础上,也在酝酿进一步升级功能布局。
把阅读柔性需求变为刚性需求
“通过从业者的努力,有可能把阅读的柔性需求变为文化消费的刚性需求。”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上,四川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大利介绍了集读者注册、图书陈列、图书推荐、图书预订、图书购买、数字阅读和开放式借还等自助功能于一体的文轩云图智能书店,“由读者来定义书店的功能。读者在上面买书,它就是书店;读者在上面借书,它就是图书馆;读者在上面获得信息和体验互动,它就是全民阅读的窗口和平台。”
今年上海书展,在上海三联书店与生活方式品牌亚朵联合推出的24小时阅读空间“竹居”里,读者用手机扫码就能免费免押金借阅由专业选书师挑选的社科文学经济等各门类图书。竹居项目负责人介绍,在“竹居”里,不论酒店客人还是周边居民都能借书,异地也可归还。
业内人士评价,新媒体时代,书店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缩影的上海书展为书业经营者提供“试验田”的同时,正在逐渐形成经验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