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望去,它像是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四季常青的140棵乔木大树将遍布其上,蔚为壮观,仿佛是传说中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就是在建的位于苏州河南岸的天安阳光广场建筑工程。据承建方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披露,这幢独特的“山峰型”大楼,已进入幕墙安装及土建收尾,计划明年年底竣工。届时,人们不仅能在苏州河畔远眺观赏到一道靓丽的新风景,还能进入这桩9层建筑内进行购物消费,亦可在高层平台上观光游览。
140根“生命立柱”
由英国建筑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设计的天安阳光广场建筑,位于普陀区苏州河南岸区域,南靠莫干山路,西侧毗邻昌化路,总建筑面积约为109706平方米,建筑整体构思设计为“山峰型”。据项目经理张文军披露,托马斯赫斯维克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设计师,其代表作还有上海外滩金融中心、英国伦敦奥运会主火炬台(204朵铜花瓣)等。
这幢建筑的最大“看点”在于,140余根清水混凝土立柱穿插其中,每根立柱的顶部安置有花盆,其间都要种上一棵四季常青的乔木大树,站在苏州河桥上远看这幢建筑,就像是一座“山林”。大楼9层空间内,有55个露台,今后人们可以在露台喝咖啡,可以大树为背景拍照留念,也可在露台观看苏州河风景。
“托起140棵大树的140根立柱,我们称之为‘生命立柱’,每根立柱的顶部都花盆,种植有乔木和灌木,有20多个品种。我们还计划在建筑物内的中庭种植一棵榕树,但能否种植成功,还要看能否适应这里的气候。”张文军还告诉记者,栽种的树木在三年前已经在崇明的苗圃里进行了培育,若干年之后就能长成高大模样。
混凝土和植物的结合
在建筑大楼上种树,如何保持其长青不败?张文军介绍说,每一根立柱的内部都有自动的“滴灌系统”,该系统通过送水管道与花盆联络,可以对树木进行浇灌养护,同时还有排水系统进行配合,确保水量不致于过多而令树木腐烂。“立柱顶部的花盆的覆土达1.5米的深度,足够树木的生长。”张文军表示,工程建成后,夜晚时分将有泛光照明打在建筑外立面上,可为市民带来不同一般的视觉享受。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140余根立柱是利用清水混凝土制作而成,表面有褶皱,极具艺术美感,看上去像是一件件艺术品。这些艺术景观造型的清水混凝土立柱,包含柱身及顶部种植台盆,注入了艺术景观、园林工艺等元素。同时,清水混凝土浇筑的露台和种满绿植物的平台,外观色泽一致,线条流畅和顺,花纹清晰美观。140根立柱的顶上布满绿色植被,它们和建筑物上的55个露台,由南向北层层退台而下,一直延伸至苏州河沿岸绿化带,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延绵起伏的山峰。
目前,在建的还仅是西地块标段,未来还有东地块标段。全面建成后的东、西地块将有400个露台、1000个种满绿植物的平台。因此,天安阳光广场又叫“1000 trees”工程。建设者此次首创了清水混凝土柱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成功国内几乎无可借鉴工艺配方,破解了清水混凝土柱外形复杂、尺寸多变、工艺要求高的难题,做到了各施工环节的严丝合缝。未来,这桩建筑的北立面是种满大树的绿化墙,而南立面将成为艺术墙,通过烤漆的方式,将英国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布置在墙面上,也将是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