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16日消息:这两天,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惠利健感觉像“嫁女儿”。一年多前,他的团队原创研发的肝细胞转分化技术独家授权给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时,心里更多的是期待。如今,站在今年8月即将启用的肝样细胞生产车间时,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促进肝病患者健康”的目标和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我国每年肝衰竭新发病例超过100万。对于重症肝衰竭,除了肝移植外,目前尚无疗效明确的治疗手段。在中国,99%有肝移植需求的病人由于肝源短缺而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生物人工肝是目前肝衰竭治疗最可能的手段,但目前国际上没有成功的生物人工肝系统,主要限制在于没有合适的肝源细胞。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发现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方法。当时消息传来,惠利健开始大胆思考一种可能性——已经分化了的组织细胞,能否直接转化成另一种组织细胞?2011年,他的团队成功将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肝细胞。这一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发表,并获得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既然小鼠细胞可以,人类细胞是否也可以?”2011年,惠利健和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国宇一见如故,他们探讨起了更有价值的另一种可能性。潘国宇在美国波士顿诺华制药公司工作多年,从事的正是和肝脏相关的药物代谢和安全性研究。当时,他入选了中科院“百人计划”,刚刚加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4年,惠利健团队成功将人的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功能肝细胞。紧接着,他们又利用此功能肝细胞,研发了新型生物人工肝。潘国宇介绍,公司已成功实施了5例临床研究,患者预后良好,“争取进行3到5年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尽快报批,能够有第一个产品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