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头条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婚恋交友 > 浏览正文


李俊:为什么剩女不结婚?
 
2010-8-24 13:25:24

最近,剩女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同时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剩女现象证明了择偶困难是双向的,但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剩女现象?我觉得这和整个社会的变迁有关,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对婚姻的依赖程度降低了。也就是说,以前能够嫁出去就不错了,但是现在她们希望能够嫁得有质量。这就导致很多女性对婚姻的要求过高,成为剩女。

传统社会里,很多女性并没有经济独立,往往需要一个男人养活自己。婚姻就成为保障生活的一种途径,很多女性就会降低要求使自己能够嫁出去。婚姻是否有感情基础,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是能否解决吃饭问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很多女性在经济上开始独立,对婚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于司机来说,或许他们并不能从开车本身获得乐趣,对他们来说,开车甚至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选择开车。有一些人,开车并不是他们生存的手段,他们要追求的是开车的快乐。这些人,不会为了开车而去开一辆破车,这样是不能获得开车的乐趣的。传统社会里,很多婚姻并没有带来爱情意义上的幸福,但是却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婚姻提供了生活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的生存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

如今,很多人可以通过婚姻途径之外的方式解决性问题。人们的道德观念冲破了传统束缚,大胆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性需求。一些经济独立的女性,她们在经济上不依赖男人,同时又可以通过一夜情等途径解决生理问题。这种情况下,她们对婚姻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婚姻对她们来说,可有可无,因此必然会很挑剔。同时,有些女性并不想生育子女,只是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她们并不着急结婚,所以选择耐心等待,看看能否碰上好运气,嫁给一个成功的男人。她们能够承受得起最坏的结局,大不了就是嫁不出去。

很多女性对婚姻市场的真实行情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盲目乐观估价而导致脱离实际。作为商人,如果产品定价过低,虽然能够迅速卖出去,却赚不了钱,而定价过高,又怕卖不出去。当发现决策错误时,已经丧失了很多机会,产品也贬值了很多。一些处于妙龄的女性,往往没有给自己正确定位,总以为自己是稀缺品,不用愁嫁不出去。这些女性涉世不深,对于未来想象过于美好,再加虚荣心等因素的驱使,就会追求一些脱离实际的婚姻。很多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但是又渴望过上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这就促使她们幻想嫁给有钱人,理所当然地认为男人就是提款机。然而她们并没有想过,又成功又有魅力的男人是稀缺品。事业有成,有魅力的男人,很多都有自己的家庭了,婚姻市场上,又成功又有魅力的男人少之又少。能够顺利嫁给事业有成的男人,可以说是幸运儿。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再加上有的女性并不肯做出让步,只好把自己逼成剩女。

有的女性,自身条件一般,在择偶市场上却要求对方有房有车。事实上,有房有车的男人,往往都需要35岁以上,但是大多已经结婚了。因此,如果自己不是极品女人,提出较高要求必然导致自己成为剩女。一个商人,他可以认为自己的商品卖这个价格是合理的,然而市场并没有买账,即使付出再多,只要没有创造出市场价值,一样无法得到认可。同理,作为女性不要老是要求对方能够给自己提供什么,而是应该思考能够给对方带来什么。

一些女性喜欢孤芳自赏,不甘掉价,于是局面对自己越来越不利,最终沦落为剩女。当开始着急时,却发现自己身边的好男人都被挑光了,选择范围越来越窄。因此,很多女性从漫天要价到贱卖出去,这种心理落差是非常难受的。同时,也有一些聪明女性认购了当年价格很低的潜力股,如今在享受升值的好处。

(编辑:上海头条网 shtoutiao.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快要结婚了 我却突然遭遇一段孽缘
·《山楂树之恋》:滑过你的鼻尖的我的手
·大龄未婚女学孟广美 坚持美丽才有幸福
·家之缘:90%以上的大龄青年选择
·婚姻需要警惕八个信号
·婚姻生活等同辩论会 《婚保》幽默有余深度不足
·感情专一 活得长 结婚次数影响寿命
·婚姻经济学家:伍兹分手费过亿 或创名人离婚之最
·良人终难遇剩并快乐着 东京女孩将热情投入工作
·事业生活难以抉择 专家称韩国进入“剩女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头条网网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我站不从事新闻信息创作采编业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的文章事先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务必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头条网(shtoutiao.cn
媒体合作及刊发稿件QQ:191646616 电话: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06008368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006号